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所谓点映只不过是一种说法,超过30%的排片占比,相当于又提前几天正式上映,从而打乱了档期节奏,挤压了其他电影的生存空间,原本《传说》还有超过12%的排片,因为《抓娃娃》提前到来,导致排片降低到10%以下,最终票房想要过亿都有困难了。
说回《抓娃娃》,两天点映开门红,成为暑期档票房冠军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一方面感叹“沈马组合”杀伤力实在太强,另一方面也感叹导演闫非、彭大魔以及开心麻花实在太会整活儿、太会赚钱。
先来说电影本身。《抓娃娃》的整体品质,在开心麻花作品中位列中等偏上,“笑果”不如《夏洛特烦恼》《西虹市首富》,意义和深度不如《驴得水》《半个喜剧》,沈腾 和马丽 的表现也中规中矩。
电影故事非常简单,很像是喜剧版的《楚门的世界》,将“父母装穷,锻炼儿子”这个点从头一直玩到尾。影片从马继业的视角出发,他生活在一个完全被安排、被设计的世界里。父亲马成钢是非常成功的企业家,耗尽心思给儿子打造了一整套贫苦的家庭生活——儿子上学后夫妻二人就会从衣柜进入密室,给陪伴儿子成长的员工们开会,从小看着马继业长大的奶奶其实是教育专家,每天马继业跑步上学,都被好几个保镖监督、保护着,为了引导他开口说英语,父母会安排两个路人和他对话,大杂院里的其他邻居也都是父母安排好的员工。
电影从这种伪装、作秀、教育孩子成长的设定出发,通篇都是衍生而来的喜剧效果,确实成功,但也稍显单一和乏味,130多分钟的电影,其实砍掉一半,压缩到70分钟就够了。
但是,将《楚门的世界》概念翻新一下,配上沈腾和马丽两个王炸,《抓娃娃》放在哪个档期都是十拿九稳的票房冠军,点映首日1.5亿,估计最终票房迈过20亿大关问题不大,开心麻花和西虹市影业再次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可能很多人忽略了一点,《抓娃娃》很可能经历了巨大难关,在生死线上走了一遭,看过电影会发现,台词临时改了一个字,电影才得以顺利上映。
这要从片名说起。本来这部电影备案时就是抓娃娃,后面换成《接班人计划》,但前不久,毫无预兆的又改为《抓娃娃》。具体原因没有办法细说,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好巧不巧电影上映刚好和某个会议时间衔接起来,这时用“接班人计划”这五个字做片名,就难免会引发不太好的联想,这很可能是片名改为《抓娃娃》的原因,不然的话,《接班人计划》明显更有吸引力一些。
更名之后,业内就传出了《抓娃娃》撤档的消息,无风不起浪,如果没有一些信号和端倪,不会有这样的传闻。直到上映后,看过才会明白,原来电影不但曾将片名定为“接班人计划”,这五个字在电影的台词里也屡次出现过。
只不过,最终观众看到的版本,“接班人计划”在电影里已经不是这么说的了,哪怕这个说法最合适不过,最终将“班”换成了“棒”,这五个字变成了“接棒人计划”。对于片方来说,临时修改不是什么难事儿,毕竟都不用重拍,班和棒的口型差不多,而且这句台词都是沈腾说出来的,只要他重新配两句台词,再重新做一下字幕即可。如果对这个感兴趣的网友,可以看电影的时候留意一下。
所以《抓娃娃》和开心麻花其他电影不同,上映后并没有开启很猛烈的宣传攻势,而是很低调,有点闷声发大财的意思,热搜没怎么买,宣传也没怎么做,只在点映首日做了多场观影,主创到场交流,借助“民间”的力量发酵口碑,还是尽量低调吧!
不过沈腾和马丽的号召力摆在那,而且西虹市和开心麻花作为喜剧领域的扛把子,确实很会戳观众笑点,对于《抓娃娃》,宣传与否没那么重要,不耽误票房一路高歌,有悬念的是口碑,等等看观众的反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