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港产片迎来寒冬。
随手一数,近年来,有包括《边缘行者》、《风再起时》、《毒舌律师》、《断网》、《暗杀风暴》、《爆裂点》、《困兽》、《谈判专家》及《海关战线》等商业电影,不论投资规模大小,票房皆在一亿层级或以下。
这并不是以票房论英雄。
而是无双惨况。
但与之对应,另有一支“奇兵”崛起。
或可谓之“伪”港片。
略微展开看看,动作、犯罪、悬疑、剧情,黑帮、杀手、黑警、东南亚、火并、追车、枪战、爆炸,以及复仇和追凶。
这是哪儿的片子?
怎么看,都像是“港产片”。
然而并不是。
导演马浴柯,甘肃兰州人。
他演了很多年电视剧,然后才开始拍电影,但几乎尽数配角,2021年开始尝试执导电影,也就是上言的《怒潮》。
张家辉、阮经天和王大陆主演,另有秦沛、陈国坤、连凯和吴启华等演员参演,姜浩文客串。
另外一部《重生》,也几乎原班人马。
如果一定要说香港元素,除了有张家辉、秦沛、吴启华和姜浩文这几位香港演员身影,其他的,就跟“港产片”没有半点瓜葛了。
但从故事、场面来看,又非常“港产片”。
2023年12月16日,《怒潮》上映。
如果没记错的话,另外一部港式警匪大片《爆裂点》也大略上映于彼时。
《爆裂点》是英皇投资两亿的大制作,请回多年未拍港片的林超贤坐镇,除了张家辉主演,还召来在内地发展多年的小生陈伟霆,二人组成了全新的双雄阵容,无论从投资规模还是幕后班底角度看,《怒潮》都要远逊之。
两部电影也有相当的相似度,比如张家辉的“斗狠”,剧情涉及的动作、犯罪元素等等。
但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爆裂点》艰难抵达一亿票房的门槛,而《怒潮》则轻松过了两亿票房的关口。
若将《怒潮》放进当年“港产片”的行列,就可算得相当“争气”了。
投资成本仅三千万的新导演首作《怒潮》,斩获了2.29亿票房,仅次于《金手指》、《潜行》和《扫毒3:人在天涯》这几部港式大片,可排在年度第四位。
这无疑引人思考。
本年度以来。
小成本警匪电影《临时劫案》,在冷档突围,获2.37亿票房,进驻五一档期的动作、犯罪大片《九龙城寨之围城》,创下《无双》之后的最强口碑,虽限于排片制约,未能夺得同档冠军,内地票房也止步七亿关口,但虽败犹荣。
它们令“港产片”似有回暖迹象。
但接踵而至的《谈判专家》和《海关战线》,接连崩塌。
坦白说,像《谈判专家》这种不看而可预判且“老掉牙”的模式港片,以及一路“炸”和“打”的《海关战线》,到底拍来干什么?
早在上映之前,其结局就该能够被窥测到。
甚至因连续的票房惨况,传出一再提及的“内地公司停止投资港片”和“港产片全线停工”的消息。
当下来看,小制作不提,港区电影大咖,也几乎完全没新电影消息传出。
这似乎是一种变相的印证。
这个时候,电影《重生》来了。
同在暑期档,其对手有大爆的《异形:夺命舰》和《名侦探柯南 100万美元的五棱星》,以及新片《刺猬》、《逆鳞》等,余者不计。
当前该电影上映八天,已逼近两亿票房关口。
长线来看,如果能扛住新片的冲击,预期四亿票房往上的目标,并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
对比够不够惨烈?
港产片不好卖了。
“伪”港产片却卖得风生水起。
何解?
这个问题,可能会是很多人的困惑,甚或要归结于审查、排片、打压等种种因由上去。
但个人以为,这些因由或不可否认,但主因并不在这里。
第一个要“背”起锅来的人是导演邱礼涛。
这么些年,他连续炮制了《扫毒2:天地对决》、《拆弹专家2》、《扫毒3:人在天涯》、《绝地追击》、《暗杀风暴》、《莫斯科行动》和《谈判专家》、《海关战线》,并尚有《战疫天使》、《猎金游戏》待映。
哪部片敢拍胸口说,品质一定能够立得住?
已上映者不说,待映的电影,就不知道会让多少人瑟瑟发抖。
第二个该反思的人是庄文强。
2018年,他以一部《无双》崛起,放言“港片未死”。
其后,可能是为了不重复自己,他弃拍《无双》续集,选了一个香港奇案题材,去做了另一部大片《金手指》。
阴霾从预告片出炉开始。
最终成片,印证了这个不好的苗头。
电影整体平庸,空有大时代的风云和故作的奇巧,却浅浮其上,寡淡无趣。
《无双》余威,被消耗殆尽。
早已官宣的下一部电影《枭雄》,一直未见开机。
何日再来?
第三个跑不掉的人是翁子光。
一部小成本的《踏血寻梅》,为他赢尽赞誉,却在手握两亿投资规模、郭富城和梁朝伟双雄助阵的《风再起时》一片中,无法谨守本心,一败涂地。
唯一可嘉许处,或在剧本深度这个层面。
具体到故事推进、细节设计部分,就显出来能力不足、左支右绌,更因双雄笔墨的不均和刻意倾斜,犯下不可逆转的大错。
其实反过来再看。
他若谨守初心,将剧本更深入打磨,一旦《风再起时》继《踏血寻梅》之后再收口碑,前途当真不可限量。
但世上没有后悔药。
还有谁?
关智耀以《潜行》证明自己更适合做摄影,黄庆勋以《断网》可见潜力不足。
另外一面来看。
在老一辈导演转向或退隐之际,拍出《临时劫案》的麦启光,若好生打磨剧本,可再度试刀,郑保瑞不用说,承《九龙城寨之围城》之势,可再接再厉。
余者暂且不论。
而“港产片”的问题,到底在哪里?
个人以为,当下香港影坛尚在活跃的幕后电影人,应该静下心来,看看《周处除三害》、《怒潮》及这部《重生》。
大家都同样以“港式”元素示人,为何境况迥异?
大略来讲,这三部电影也并非毫无瑕疵,若以港产片头部作品来论,其实远远不及,但优点非常明显。
它们在认真讲故事,叙事张弛有度,人物纷至沓来而丝毫不乱。
反过来看看,这些年失败的港片。
它们一上来,就急切于展示“港式”味道,不顾逻辑、叙事飞快,动辄枪炮交加、飞车爆炸,偏偏忽略掉了层次、布局和人物的塑造,缺少一种娓娓道来的平和。
想明白了此节,或就有了答案。
任何事都怕认真。
“伪”港片,不但承袭了港产片的手法,也生了此前未有的变化。
可堪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