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两位外国导演来华拍摄的中国题材纪录片,给一代西方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的《中国》影响广泛,而常被拿来与其对比的,则是荷兰导演伊文思拍摄的《愚公移山》。
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作为一种展现真实、引发思考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多的中国题材纪录片走进全球观众的视野,成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2024年7月30日,第二届“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简称“创作计划”)启动仪式在湖南长沙举办,多名中外纪录片导演进行现场交流分享。
英国知名纪录片导演,曾两度荣获奥斯卡大奖的柯文思 (Malcolm Clarke) 在仪式后向记者分享道,建立信任的方式之一就是从情感上理解对方。纪录片创作者可以通过影像作品,让紧张的西方观众放松心情。让这些人意识到中国人和欧洲人、美洲人、非洲人没什么不同,我们都拥有共同的人类情感。
“我们需要建立信任。而有趣的是,纪录片可以是一种实现方式。”柯文思说。
“中国人的故事”
英国知名纪录片导演、两届奥斯卡得主柯文思。图/南方周末记者 毛淑杰
柯文思出生在英国,久居加拿大。他去过全世界八十多个国家,拍摄的纪录片多次荣获国际电影节大奖。他擅长讲述“平凡却熠熠生辉的小人物”的故事。他两次荣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的作品中,主人公分别是与癌症抗争的小男孩、纳粹集中营幸存者。
2015年起,柯文思开始在中国旅居。他执导的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系列里,把镜头对准了这个国家的普通人,他们分别是基层扶贫干部、女卡车司机、杂技团演员、来自浙江桐庐的民营快递业创始人等。
柯文思在出席影片首映式时曾说,“我要讲述的不仅是中国小康的故事,更是中国人的故事。正是这样一个个真实的个体构成了当下的中国。”
在7月30日的活动上,柯文思再次谈起这部系列作品。他表示,拍这些电影的初衷是想呈现中国政府的扶贫政策,这曾经是困扰中国农村几代人的故事。
“突然之间,中国解放了1亿人的头脑,也解放了1亿人的胃。我认为这是世界需要了解的一件大事。”柯文思说。
过去的他们,可能一辈子都在担心如何养家糊口,如何解决用水以及如何防止雨水进入他们的房子。如今,他们的孩子们不再为吃饱饭发愁,可以接受教育、上大学。柯文思认为,这项“非凡的政策解放了超过1亿人,释放了他们的创造力”。
英国电影人、纪录片导演罗飞(Arthur Jones)在中国拍了二十多年的纪录片。他为中国观众熟知的作品包括《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国幸存者》《高考2020》《阳关三叠》等。
他深受“直接电影”或者“观察式纪录片”的影响。他认为,这类纪录片试图探索事件真相,却不做直接评论。观众被带入影片的时空中,体验某一个时刻、某一年或者是某一种人生,却不需要知道故事的最后结局。
最近罗飞正在中国云南山区拍摄一所小学的故事,他说这也是一部典型的观察式纪录片,灵感来自他最喜欢的纪录片、尼古拉·菲利贝尔拍摄的《山村犹有读书声》。这些在山区长大的、八九岁的小学生也让罗飞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就像他在受访时分享的,中国本土故事中也有许多与世界共鸣的元素,这些学生的情绪与生活,其实也是全世界观众都能理解并共情到的,“你看到那些学生的微表情,其实就能懂得他们心里的想法。中国与西方之间,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理解鸿沟。”
寻找跨文化沟通的方式
探索亚太电视网内容副总裁魏克然·钱纳(Vikram·Channa Naraya)是两届“创作计划”的导师之一。他介绍,2023年的“创作计划”活动入选了很多提案,作品题材广泛,其中还包括中国偏远地区的电气化发展以及为盲人打造电影院的故事。
“我们要如何和其他媒介来抢占年轻人的注意力?”魏克然认为,现在社交网络无处不在,他希望通过纪实作品进一步击中当代年轻人的心灵。让习惯了糖衣炮弹的观众感受到真实的生活。此外,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叙事方式、创新表达。
“尽管当下的媒体世界是多元化的,但是通过影像的方式,我们可以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推动不同文化之间交流。”魏克然说。
在启动现场,入选2023年“创作计划”的中国纪录片导演喻峰分享了创作时的几个细节。
在中外合拍纪录片《回到土地》中,为了拯救一片濒临病死的贡柑园,主人公陈朴陆续卖了3套房子——分别是现在的住房、女儿的嫁妆、母亲的祖产。按照以往国内拍片的经验,把三次卖房经历分布在故事中,层层递进,展现主人公逐步陷入绝境,会有不错效果。
“然而,魏克然老师建议我们只用一次。为什么?因为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于房子的认识是完全不同的。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房子远远超越了一般住所的功能。但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不一定能理解。”喻峰说,在魏克然的建议下,修改后的影片放大了主人公女儿陈慧这个角色,重新以这个年轻⼥孩的视⾓,带观众进⼊故事。
“我们所做的这些调整,实际上是为了找到跨⽂化⼈群都能为之共鸣的东西,⽐如⼈与⼟地、⽗⼥亲情、年轻⼈的迷茫与成长等等。所以,我们表达中国故事时,要用找到所有人都能懂的方式,从而构建跨⽂化沟通桥梁。”
萨古鲁是印度知名的环保人士,被称为印度最有影响⼒的50⼈之⼀。他发起了⼀场“拯救⼟地”环保议题,与《回到土地》中的主人公不谋而合。在魏克然的建议下,短片引入了萨古鲁,并让他与主人公进行了中印线上连线,而喻峰把这称为“⼀个绝妙的创意”。
首先,萨古鲁在印度的⼟壤改良故事,为海外观众建⽴起⼀个参照系;其次,由于他在全球范围内颇具影响⼒,所以他也成为这个中国故事与全球观众之间的桥梁;最后,中印两国的共同经历,能够迅速构筑起⼀幅全球⼟地景象。
喻峰认为,在创作时,需要回到一个原点。这个原点不是制作技巧而是文化差异。
“原本对于我们而言,像空气一样自然的东西,需要把它们放到台面上重新解构,我认为这是中外联合创作中遇到的最大挑战。”他说。
南方周末记者 毛淑杰